新时汽车网 用车讲解 WNEVC 2022 | 海卓动力谢佳平: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模式探索

WNEVC 2022 | 海卓动力谢佳平: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模式探索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WNEVC 2022)于8月26-28日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其中,北京会场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单位承办,将以“碳中和愿景下的全面电动化与全球合作”为主题,邀请全球各国政产学研界代表展开研讨。本次大会将包含20多场会议、13,000平米技术展览及多场同期活动,200多名政府高层领导、海外机构官员、全球企业领袖、院士及行业专家等出席大会发表演讲。

其中,在8月26日下午举办的主论坛“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上,海卓动力(青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谢佳平发表专题演讲。




演讲主要观点:

1、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已经突破千万大关,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燃料电池也将在新阶段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2、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要具备与燃油车、电动汽车可竞争的性能、成本、使用方便性。

3、海卓科技通过一纵一横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一纵即为攻坚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卡脖子工程;一横为不断开发市场需求,探索场景。

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今天很荣幸能借助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这个平台与大家齐聚北京,共同探讨氢能与燃料电池商业化课题。我是来自海卓动力的谢佳平,我代表海卓科技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模式的探索。

我们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于同济大学,围绕制氢和用氢领域深入布局,以电解槽和燃料电池系统为核心,面向能源、工业、交通等领域提供多种不同的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目前我们以青岛为总部作为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上海为研发中心,徐州为燃料电池电堆和制氢装备的生产基地,通过这些布局能够在市场和技术方面迅速的响应行业发展需求。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突破千万的大关,产业已经进入了规模化快速发展新阶段,我们也相信燃料电池在新阶段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首先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低碳绿色的二次能源,也逐渐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次是因为燃料电池汽车的零排放被大家认为是终极环保的汽车。得益于国家的支持和引导,目前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千台或者万台级的动力系统与整车的应用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就能一蹴而就,受制于成本、技术、应用场景和基础设施的影响,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推广之路是任重而道远。实际上大家都认为在未来很长时间内氢能、传统燃油将共同支撑产业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燃料电池汽车会面临着油车和电车的竞争,在示范推广前期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除此之外在新能源汽车广泛应用之后,燃料电池也会被倒逼着具备油车的优势,续航长,能源补给方便,动力强劲。要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从整车的角度要在整车的稳定可靠性,经济性、车辆的轻量化以及使用空间方面还有加氢便利性方面不断的得到提升与优化。

我们海卓科技团队在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推广方面都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早在2003年团队推出了基于第一代和第二代动力系统平台的燃料电池汽车,随后团队参与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的示范营运,之后团队与多个主机厂合作,团队近二十年的坚持和技术积累与工程经验,为我们现在以及未来的商业化应用夯实了基础。

下面我想给大家汇报一下海卓科技在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的心得,总结下来是一纵一横。一纵是攻坚核心技术,不断的提高自动化程度,掌握上游的核心技术,解决行业卡脖子工程。一横不断开发市场需求,探索场景。我们建立了自主的燃料电池体系,技术上属于布局,不断提高燃料电池的自主化程度,目前我们已经获得了94项专利技术。在系统方面,目前燃料电池系统的一级零部件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在电堆、空压机和氢气循环系统都实现了自主化。目前我们的系统成本相对于两年之前已经降了50%左右。另外海卓科技目前已经实现的电堆自主化包含双极板的正向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我们已经量产了三个平台,60千瓦、90千瓦和120千瓦,系统的设计特点是一个是平台化,一个是模块化设计,具有很好的兼容性,目前的产品能够满足大中小型的需求。

在电堆方面,我们已经量产了一代电堆平台,在功率密度、电流密度和成本方面都具有领先优势。同时我们也已经在探索燃料电池在船舶、工程车辆和轨道车辆的应用,产品会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按目前的规划在25年燃料电池发动机的功率将覆盖60到200千瓦,电池将覆盖80到800千瓦。采用产品+场景+商业模式的组合模式,对氢能技术产品开发和利用做了深入探索。

前面提到了燃料电池推广前期要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什么是合适的应用场景?我们认为是有需求的应用场景,大载重的重卡或者矿卡,第二个可行的应用场景,比如说路线固定的公家或者客车,能够实现定点加氢。

这是我们在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的一些开发案例,我们配套了超过500多辆燃料电池重卡,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运营,运营的场景比较丰富。除了燃料电池系统之外,氢气能源也是目前制约的短板之一,我们燃料电池系统或者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需要更便捷的氢气或者更便宜的氢气,同时还要考虑到氢气来源问题,比如这个氢气是绿氢,蓝氢还是灰氢,为了探索以上问题,我们在2021年布局了制氢相关的业务。同时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解决以上的问题。

这是我们制氢业务的案例,就是在青岛的园区建立了一个光伏发电制氢和热电联供的零碳产业园区,目前这个园区被山东省氢进万家定义为示范园区。今年在青海和合作伙伴也建设一座集光伏制氢、加氢、加油、充电为一体的需求。

以上是我的汇报,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能够共同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的商业化。谢谢大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时汽车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shiqc.com/ycjj/2197.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8-6916512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izhany@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