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具体来看,双方将围绕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产业生态展开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国品牌向上,为用户创造更加美好的消费出行体验,助力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不难看出,长安与吉利的这次“握手”,所涉及的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相比起不少车企双方合作仅仅涉及三电、底盘架构、平台等,长安与吉利这次的合作可谓是极有“深度”,已经超出了单纯造车的范畴。
有不少网友翻出长安与吉利此前的“旧账”,表示不看好此事。并且从销量来看,两者也是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没必要与对手分享自己的成果。确实,两者在今年2月份的确因为吉利银河的抄袭问题,在法律上掐了一回架。
并且在上一年的销量上,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为187.46万辆,吉利汽车销量为143.29万辆。从规模上看,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去年的分列二、三位,如此强大的实力面前,似乎没什么合作的必要。
业内人士猜测,是比亚迪在销量上的气势如虹,倒逼着二三位的长安和吉利有所长远顾虑,因此抛开之前的“恩恩怨怨”,选择合作。
更有网友表示,两者的合作有点“空”,没有看到一个具体的发力点以及合作的意义所在。而事实上,作为两家自主头部车企,每一步的合作需要磨合的东西可谓相当之多,因此在具体合作之前,相同的共识才是更为重要的存在。
缸哥认为,吉利与长安虽然在造车上互有长短,但智能化、新能源动力、出行这三项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不大,更多需要的是资金的投入。即便双方不合作,在极氪X以及阿维塔11上,消费者也可以看出在智能化领域两家大厂已经走在相当尖端的位置,因此重中之重,显然就是新能源领域国内的销量以及打开海外出口的增量。
在新能源市场上,虽然两者发力迅速,但相比于比亚迪来说还是略微滞后。2022年,长安汽车的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突破27万辆,吉利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则为32.87万辆。在新能源渗透率超出28%的情况下,很显然两者还是没有追上渗透率。
另外,在海外出口上,上汽集团以及奇瑞集团依然排在吉利以及长安之前。而2022年我国出口已经破300万的利好下,所有厂商对于出口只会抱着更积极的心态。
毫无疑问,海外出口已经逐渐从零售模式转为“订阅”模式以及进行海外建厂。而从出口1.0时代到2.0时代,需要的是更多的“钞能力”。而吉利和长安抱团取暖,则有机会在海外迅速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一些海外市场做到迅速的切入。
目前来看,如果简单将这件事情理解为1+1>2还是为时过早。协同效应的确能切实为双方解决资源壁垒,并且能够更快铺开市场,但同时双方更需要思考的是此次战略合作,如何能够实现深度融合,同时不出现互相“排斥”的现象。
网友评:
@理想主义LZX:双方从激烈纷争到战略合作,还不足三个月时间。吉利与长安“结盟” 自主品牌头部竞争格局或迎巨变。
@吐槽第二罪:这就叫格局,前脚打架没多久,现在就强强联合,还要是最高规格的合作,这反转真叫人受不了。
@ZXCYLL:这是真正的“双爱双杀”吗?!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每日点评|吉利和长安的合作,仅仅是个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