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汽车网 汽车资讯 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真的赢“麻”了?

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真的赢“麻”了?

“新能源市场,中国品牌占据主导”,这个结论被反复提及。据盖世汽车研究院调研,“自主+新势力”占据了该市场超七成份额。乘着新能源上涨东风,中国乘用车市占率今年9月终于跨越50%分界线,迈向了新的发展里程碑。

要知道,为了将市占率从40%突破至50%,中国品牌汽车为此已经努力了十余年。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厂商销量排行榜TOP15,中国品牌占据了十二席位。市占率、销量排名,都在印证中国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取得的好成绩。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似乎真的“赢”麻了。

事实却是,这可能只是少数几家自主的“狂欢”,尤其是比亚迪。虽然有“独夸”比亚迪之嫌,但其9月以“一己之力”贡献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近三成份额。没有比亚迪的话,中国品牌新能源市场可能还是以“哑铃型”结构为主,一段时间内还是会被特斯拉“压着打”。

而在30万+高端市场,中国品牌还需再努力。

图片来源:理想品牌

两极分化仍严重

长期以来,新能源市场存在两极分化问题。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报告分析,在10万-20万市场,直到去年新能源占据的份额还不到一成。

众所周知,平价市场(8万-15万)和大众市场(15万-25万)是主流市场,消费群体最为庞大,自主和合资竞争最为激烈。位于该阶段的消费者,购车一般主要是为满足家庭用车需求,更为注重品牌力、性价比和实用性,大多会较为倾向燃油品牌。可以看到,部分新能源品牌主动避开了主流市场布局。

图片来源:比亚迪

比亚迪以插混打开了平价市场。随着插混技术升级,规模成本下降,售价接近于燃油车,主流消费群体认可度提高,比亚迪率先吃到了红利。盖世汽车研究院指出,比亚迪插混车型带动紧凑级车型市场分增长较快,且主要是8万-15万市场。9月最新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DM车型销量达到10.6万辆,高于纯电车型。

部分中国品牌也加入插混市场,想分一杯羹。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借助先行者红利以及技术优势,两三年内比亚迪的领先优势将得以保持。

大众市场,比亚迪也成功打入。今年来,售价20万+的唐、汉月均销量破万,尤其是汉家族(覆盖插混和纯电)9月销量达到3.1万辆。另外,起售价20.98万元的纯电车型海豹也在迅速上量中,单月突破7千辆。

在政策大力推动下,比亚迪的带动下,中国新能源品牌在10万-30万市场份额有所提升。但事实上,大部分中国新能源品牌尚没有成长到,可与主流燃油品牌在主流市场一战之力。如果没有比亚迪的带动,国内新能源市场“哑铃型”结构向纺锤型优化的速度,可能不会这么快。

图片来源:埃安品牌

除比亚迪外,其他主攻8万-25万市场的新能源品牌,虽然保持倍速增长,但由于基数较小,对燃油市场影响较为有限。以各品牌9月销量为例,零跑、哪吒、埃安三家销量之和为6万辆,也就能对冲下两三款热销燃油车的销量。AITO、飞凡、极氪、小鹏几家之和,还比不上比亚迪一款车型(宋当月4.6万辆)。

甚至于,缺少比亚迪的话,上述品牌合力可能都还无法抵挡微型电动车市场份额的扩大。

纯电动市场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是微型电动车。终端数据显示,仅微型轿车就占据了纯电动市场近三成份额。小型轿车和小型SUV两大细分市场,合计占据的纯电动市场份额也超一成。作为该细分市场的头部,五菱宏光MINI EV月均销量超3万辆,奔奔E-Star系列则接近2万辆,高于大部分新能源品牌。

图片来源:五菱品牌

而且随着入局车企增多,新的消费群体加入,市场需求有扩大的现象。车企布局微型电动车市场,既是为了走量,也是为了扩展消费市场。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曾表示,该市场女性和年轻消费者的购车比例在持续攀升。

要不是比亚迪的带动,新能源市场“头重脚轻”的局面可能就要加剧了。

“冲高”之路仍漫漫

在30万+市场,因为没有另一个“比亚迪”拉动,所以中国品牌还没有完全“拿下”。连原本在该区间发展较为顺风顺水的蔚来和理想,当前似乎也遭遇了销量增长瓶颈。

蔚来、理想两家品牌销量如今增速明显放缓,9月同期增幅更高的理想是62.5%,而蔚来基本无变化。反观其他新能源品牌,零跑、哪吒、埃安等均保持高倍速增长。零跑、问界等品牌的后来追上,彻底改变了蔚来、小鹏和理想的原本“三强”格局。

图片来源:AITO品牌

有观点认为,蔚来、理想增速放缓,是因为所处的高端市场增量有限,需求趋于饱和。然而,另一边却能看到,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Y销量飞奔,9月达到4.6万辆,是蔚来和理想销量之和的2倍多。

与此同时,在缺芯、供应紧张等问题缓解后,加上2.0L购置税减半征收政策的刺激,奔驰、宝马和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下半年以来的销量开始反弹。乘联会高端轿车销量排行榜显示,前五名全部由BBA占据。而高端SUV销量排行榜,则是特斯拉一家独大。和特斯拉、BBA市场份额对比,蔚来和理想仍有差距。

相较新势力,自主品牌冲高之路走得缓慢而坚定,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致力于捅破“20万”天花板,由于新品类市场尝试的成功(如坦克品牌),以及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的提升,如今头部自主相继打入了20万+市场。现阶段,中国品牌再度向“30万+”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图片来源:岚图品牌

或许是为避免与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在燃油车市场直面竞争,中国品牌不约而同地选择以新能源入局,形成错位竞争,也符合新能源高端化趋势。长安阿维塔、上汽智己、东风岚图、吉利极氪、北汽极狐等品牌,主打新能源、智能化两大优势,瞄准的都是30万+市场。日前,广汽埃安发布Hyper(昊铂),也正式开启冲高路。

目前,部分品牌的产品已陆续量产交付,从市场表现来看,尚不达预期。公开数据显示,交付数据最亮眼的暂时是极氪品牌,9月销量攀升至8千余辆。而极狐、岚图、智己等多数品牌,月交付数据多还在千余辆徘徊。两月后即将交付的阿维塔,据说20天订单破2万辆,看似市场潜力巨大。

在中国品牌还在努力攻克高端市场的同时,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两大赛道上,已在奋起直追。

传统豪华品牌是最先发起反攻的群体之一,包括BBA在内的多数品牌推出了电动化产品。由于不断强化电动化攻势,宝马今年前三季度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5%,奔驰新能源三季度销量环比增长27%。二线豪华品牌也行动了起来,如凯迪拉克首款纯电车型LYRIQ也在9月实现交付。

凯迪拉克LYRIQ,图片来源:凯迪拉克品牌

在大众市场,大众汽车在华新能源销量持续爬坡,两大合资品牌前9月累计销量已超13万辆。丰田、本田等日系品牌,首款纯电车型也在相继落地,等待市场验证。为了销量,为了利润,为了品牌力,为了市场地位,大众市场和高端市场将是自主和合资电动化竞争最为激烈的两大市场。

合资品牌的优势在于,品牌认可度高,并在15万+燃油车市场长期保持主导优势,这为其向新能源转型提供了庞大的基盘用户群。中国品牌则具备先发优势,在新能源、智能化布局更早,并更懂用户需求,产品也更具性价比。

在智能汽车发展格局未定前,中国品牌可继续放大这些优势,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就算短时间内达不到比亚迪的成绩,至少也能增加竞争的筹码,“星星之火”汇聚起来,也是可以“燎原”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新时汽车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nshiqc.com/kasrjq12/3417.html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8-69165126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izhany@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返回顶部